筆者這次随波爾多葡萄酒學校(Ecole du Vin de Bordeaux) 的安排下到訪酒莊,酒莊毗鄰寶嘉隆(Ch. Ducru-Beaucaillou) 及龍船堡(Ch. Beychevelle) ,雖然未有偌大的酒莊標誌,也沒有雄偉壯麗的城堡建築,這樣反倒更有親切感。先在主建築前的空地被介紹約50公頃的葡萄園中,種植了70%赤霞珠、22%梅洛跟少量的品麗珠及小偉度;還有其典型的礫石層土壤結構及微氣候環境所創造的有利條件。之後我們追進入酒莊內部,整个酒莊依小丘而建,自然地型成酒莊上下兩層建築,內部中央為主控制室,圍繞著各個不同尺寸的不銹鋼酒缸進行發酵釀酒工序Patrick Maroteaux先生强調酒莊葡萄酒工作以純淨性,新鮮度及層次感(Purity, Freshness & Complexity) 為宗旨,他自1988年接掌酒莊以來一貫秉承著對品質的完美要求,接著於晚宴中談及中國,及香港葡萄酒市場的快速發展,尤其是飲家的質素及對葡萄酒的認知程度,都表示正面發展。
整個探訪活動,分別品嚐了班尼爾的1998,2000,2004,2006,2007,2009及副牌廸呂克(Duluc de Branaire-Ducru)2009年在內七款,整體印象中被市場推崇的2000及2009年酒體較飽滿豐膄,典型波爾多風格及具陳年存放能力,尤其是2009年無論是正牌或副牌均表現出單寧厚實的感覺。另外被視為較困難的2007年,現在反而更顯平易近人,成熟的櫻桃、黑莓味道;而2004及2006年均在預期水準之內,雖然算不上驚人之作,但絕不失列級酒莊應有品質。至於1998年則更展現出陳年後帶來的皮革、肉桂及動物氣息。筆者另外亦與主席先生不約而同地談到90年代的出品當中,大家都較偏愛1996年的班尼爾。於晚宴結束後,更逐一跟到訪的我們話別,對於葡萄酒及班尼爾酒莊的熱情及執著,主席先生應該還像當初決定投入到葡萄酒事業一樣的態度。